021-64450009
sblawyer@126.com
首页
新闻动态
事务所介绍
业务领域
律师介绍
法律法规
案例精选
联系我们
法律法规
公司
金融
刑事
房地产
证券
法律顾问
非诉讼
涉外
中小企业法律服务
劳动争议
法律法规
首页
法律法规
17
2013-09
刑事二审程序中赔偿行为与量刑之间的冲突及化解
【摘要】 从立法宗旨、法律规定以及司法实务的角度,刑事二审程序中被告人新作出的赔偿不能作为二审法院更改量刑的参考意见,但这并不影响赔偿行为在刑罚执行体系中作为减刑和假释的参考依据。此外,应通过加强一审中就赔偿与量刑关系的解释说明工作,优化刑...
17
2013-09
证明责任裁判方法的规范适用
【提要】 证明责任是一种重要的裁判方法,由于尚未形成明确的适用规则,导致实践中存在一定的混乱。适用证明责任进行判决应满足以下条件:案件要件事实真伪不明,法官已用尽证明评价的各种手段,包括当事人举证、法院查证、法律推定、经验法则、司法认知等合...
17
2013-09
房屋骗贷案件交叉法律问题探讨
【提要】 房屋骗贷案件易引发民、刑、金融方面的关联诉讼,应注意不同条线交叉法律问题的研究,促进适法统一。此类纠纷中,房屋买卖合同一般认定无效,但应根据不同情况适用不同法律依据;借款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抵押合同的效力则根据银行是否善意加以判断...
17
2013-09
刑诉法修正案关于庭前准备程序规定之解读与适用
【摘要】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从多个方面对庭前准备程序进行了完善。文章认为,此次完善促进了控辩双方有效、积极对抗,使得辩方有效提供证据成为可能,确保法官兼听则明居中裁判。文章从庭前准备程序的参与主体、适用的案件范围、程序启动步骤,以及庭前对回避...
17
2013-09
刍议假按揭行为的入罪标准及罪名认定
【摘要】 假按揭行为构成刑事犯罪,一般以贷款诈骗罪论处,区分贷款诈骗罪与普通贷款纠纷的关键在于判断行为人是否存在非法占有的主观目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假按揭行为也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或骗取贷款罪。此外,在当前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的背景下,如何平衡...
17
2013-09
浅议女职工“三期”内劳动权益的特殊保护
【提要】 女职工三期是指女性劳动者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等期间。我国立法对女职工三期内的劳动权益做了专门规定加以保护,但从实践情况看,用人单位侵害三期内女职工合法权益纠纷仍时有发生,凸显立法保护尚不全面、监管措施尚不到位等问题。建议综合运用立法...
17
2013-09
开启反垄断法私人实施之门——析《垄断司法解释》的制度价值和四大亮点
...
17
2013-09
刑法因果关系的认定分析——以滥用职权罪中滥用职权行为与损失后果的关系为例
【摘要】刑法因果关系不同于哲学因果关系,研究刑法因果关系是为了确定危害社会的结果是由谁的行为所引起的,寻找对此结果产生负有责任的一切因素,从而为追究刑事责任提供客观基...
17
2013-09
非法获取封缄物行为之定性分析
【提要】 对非法获取封缄物的行为如何定性,理论和司法实务界一直存在较大争议。行为性质相同的案件,有的定为侵占罪,有的却以盗窃罪入罪量刑,司法尺度不统一。本文认为,正确认定刑法中的占有及封缄物与内容物的关系是区分非法获取行为构成盗窃罪抑或侵占...
17
2013-09
论关联民事诉讼的合理规制
【提要】 随着民商事法律关系日益复杂化,当事人利用关联诉讼进行恶意诉讼、欺诈诉讼的现象呈蔓延趋势。由于受前苏联诉讼理论的影响,我国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判决效力绝对化的观念,导致法院在处理关联诉讼时面临困境。确立判决效力的相对性观念,明确生效判...
17
2013-09
刍议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
【提要】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在性质上应属形成权,其行使应满足一定条件。股东优先购买权不能部分行使,在强制执行及拍卖程序中股东依然享有优先购买权。出让股东与第三人达成的股权转让合同不因侵害股东优先购买权而被认定无效。股东优先购买权应具...
17
2013-09
刑诉法修正案中“附条件不起诉”的解读与应对
【摘要】 刑诉法修正案第271条至273条确立了对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根据法律规定,附条件不起诉可以从适用罪名、规定刑期、起诉条件、行为表现四个方面进行解读,法律还对检察机关的自由裁量权进行了一定制约。在此基础上,文章对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中涉...
17
2013-09
保险合同纠纷中“保险条款交付”的证明责任及标准——对保险合同纠纷案件审判实践的分析与总结
【提要】 保险条款是保险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条款是否实际交付,将直接影响免责条款法律效力的认定。目前司法实践中对保险条款交付与否的事实认定存在不统一。本文认为,保险人应当就保险条款的交付承担证明责任,但在具体证明标准上应区分首次投保、续...
17
2013-09
论电子证据在刑事诉讼法中的司法适用——兼评《刑事诉讼法》新增“电子数据”证据
【摘要】电子证据的本质是电子数据,但两者非同一概念,电子证据强调的是证据的表现形式,任何传统证据都能以电子证据的形式表现出来;而电子数据则是以电子形式表现出来的数据信息。对电子证据的审查包括可采性和证明力两方面的内容,电子证据的可采性审查可...
17
2013-09
商标被动使用的证伪与公众使用商标的提出——也评“索爱”等商标俗称的法律保护
【摘要】司法实践对索爱等商标俗称的保护,或者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或者存在合法但不合理的困境,难以实现经营者与社会公众利益的有效平衡。而商标被动使用的应对并不是合理的制度选择。按照谁使用谁享有商标权的正义理念,社会公众作为此类商标的使用人,...
17
2013-09
事实与规范间的往返: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情节严重”之界定
【摘要】 根据《刑法修正案(七)》第七条的规定,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以情节严重作为入罪标准。但有权解释机关尚未跟进相应的司法解释,导致在具体案件审理的过程中,入罪门槛悬殊、量刑标准失衡,甚至条文设置旁落等现象时...
17
2013-09
风险社会中经济刑法的控制边界——以公司治理不完善背景下的职务侵占无罪案件为视角
【摘要】 刑事手段不介入公司治理不完善背景下的侵犯财产行为,是基于对职务廉洁秩序的充分考虑,这与刑法作为最后保障法的角色定位并不矛盾。界定不当占有公司财产行为的罪与非罪,最终归结为行为侵害的秩序是属于民法还是刑法层面。由于公司治理的严重不规...
17
2013-09
间接正犯而非片面共犯:网络服务提供商侵犯著作权刑事责任的解构与重塑
【提要】基于惩治网络知识产权犯罪的考虑,网络服务提供商被纳入刑法调整的范围,现有规定视未直接实施上传侵权作品的网络服务提供商为直接上传者的共犯,实际上扩大了共同犯罪理论中意思联络的内涵,认可单向的意思联络也可以构成共同故意。然而,从共犯属...
17
2013-09
不当得利与财产型犯罪交叉案件的处理机制
【提要】 由于刑法本身的二次法属性,财产型犯罪和民事不当得利常有交集。实践中对于此类案件的处理方式争议较大。从公法和私法两种不同规则体系各自自洽的理念出发,民事不当得利和财产型犯罪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刑事责任不能否定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在程序...
17
2013-09
域名的国际保护与中国司法保护的横向比较研究
【摘要】 由于域名采用先申请,先注册的原则,导致通用顶级域名的恶意抢注行为愈演愈烈。为解决上述矛盾,ICANN通过了UDRP以解决通用顶级域名间的纠纷,虽然ICANN纠纷的解决不具有终局性,但其规则和判例群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将在对ICANN有...
共7505条
第一页
上一页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下一页
最后一页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25 www.shenbanglawyer.com 备案号:
沪ICP备16044525号-2
技术支持:
律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