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4450009
sblawyer@126.com
首页
新闻动态
事务所介绍
业务领域
律师介绍
法律法规
案例精选
联系我们
刑事
法律法规
法律观点
刑事
首页
法律法规
刑事
24
2013-09
非银行金融机构售卖理财产品之消费者保护——以司法裁判为视角
【提要】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日益活跃繁荣,非银行金融机构向社会公众售卖理财产品的业务量不断增加,部分金融机构凭借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强势地位,欺诈、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侵害的形态主要包括侵害财产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和隐私权等,侵害手段多样。...
24
2013-09
非法证据排除的调查程序探究——解读两高三部《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提要】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出台后,非法证据排除的适用程序如何具体展开成为司法实践中亟待探索并加以明确的重要问题。从司法实践角度看,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的司法适...
24
2013-09
刍议危险驾驶罪的理解与适用
【摘要】 危险驾驶罪的行为要件表现为醉酒驾驶和追逐竞驶,鉴于行为人在明知行为危险的情状下仍积极实施这种危险驾驶行为,其罪过应是一种直接故意。但不是所有的醉驾和飙车行为都一律入刑,它还应受情节严重或情节恶劣的制约。根据条文规定,只要行为人实施...
24
2013-09
论刑事诉讼中的“揭发”行为
【摘要】 根据现行刑法和司法解释,揭发分为两种,一是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或者同案犯共同犯罪以外的其他犯罪;二是揭发同案犯共同犯罪事实。前者可以构成立功,后者不构成立功。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嫌犯供述的他人参与的犯罪行为,需准确界定系他人犯罪行为还是...
22
2013-09
关于诽谤罪司法实践认定的问题分析
自信息网络诞生以来,法律人就在信息网络正能量的发挥和负面效应的规避、管理规范秩序和自由权利保障之间探索平衡,为适应社会及司法实践需要,两高出台了《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其以利用...
22
2013-09
论我国精神强制医疗程序的不足与对策
法国思想家福柯说:疯癫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文明的产物。 在社会转型期,诱发精神病的因素增多。为保障强制医疗措施能够在实践中得以有效运作,从而发挥其防卫社会、治疗疾病和保障人权的功能,应当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设立专门的强制医疗诉讼程序,实现程...
22
2013-09
当前司法鉴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议
司法鉴定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民法院审判工作中,司法鉴定工作对于明确案件事实起着十分重要作用。在整个案件审理过程中,鉴定意见作为一项法定证据,具有很高的证明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法官对其他证据的判断。然而,当前司法鉴定工作...
22
2013-09
论新刑事诉讼法中律师辩护制度的变化
刑事辩护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关于刑事辩护的修改完善与发展一直备受关注。2012年刑诉修正案不仅提前了辩护权的适用时间,扩大了法律援助的救助群体范围,还对辩护制度中的会见权、阅卷权等权力性内容、告知义务等义务性内容、申诉控告等救济性内容...
17
2013-09
刑事二审程序中赔偿行为与量刑之间的冲突及化解
【摘要】 从立法宗旨、法律规定以及司法实务的角度,刑事二审程序中被告人新作出的赔偿不能作为二审法院更改量刑的参考意见,但这并不影响赔偿行为在刑罚执行体系中作为减刑和假释的参考依据。此外,应通过加强一审中就赔偿与量刑关系的解释说明工作,优化刑...
17
2013-09
房屋骗贷案件交叉法律问题探讨
【提要】 房屋骗贷案件易引发民、刑、金融方面的关联诉讼,应注意不同条线交叉法律问题的研究,促进适法统一。此类纠纷中,房屋买卖合同一般认定无效,但应根据不同情况适用不同法律依据;借款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抵押合同的效力则根据银行是否善意加以判断...
17
2013-09
刑诉法修正案关于庭前准备程序规定之解读与适用
【摘要】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从多个方面对庭前准备程序进行了完善。文章认为,此次完善促进了控辩双方有效、积极对抗,使得辩方有效提供证据成为可能,确保法官兼听则明居中裁判。文章从庭前准备程序的参与主体、适用的案件范围、程序启动步骤,以及庭前对回避...
17
2013-09
刍议假按揭行为的入罪标准及罪名认定
【摘要】 假按揭行为构成刑事犯罪,一般以贷款诈骗罪论处,区分贷款诈骗罪与普通贷款纠纷的关键在于判断行为人是否存在非法占有的主观目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假按揭行为也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或骗取贷款罪。此外,在当前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的背景下,如何平衡...
17
2013-09
刑诉法修正案中“附条件不起诉”的解读与应对
【摘要】 刑诉法修正案第271条至273条确立了对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根据法律规定,附条件不起诉可以从适用罪名、规定刑期、起诉条件、行为表现四个方面进行解读,法律还对检察机关的自由裁量权进行了一定制约。在此基础上,文章对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中涉...
17
2013-09
事实与规范间的往返: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情节严重”之界定
【摘要】 根据《刑法修正案(七)》第七条的规定,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以情节严重作为入罪标准。但有权解释机关尚未跟进相应的司法解释,导致在具体案件审理的过程中,入罪门槛悬殊、量刑标准失衡,甚至条文设置旁落等现象时...
17
2013-09
不当得利与财产型犯罪交叉案件的处理机制
【提要】 由于刑法本身的二次法属性,财产型犯罪和民事不当得利常有交集。实践中对于此类案件的处理方式争议较大。从公法和私法两种不同规则体系各自自洽的理念出发,民事不当得利和财产型犯罪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刑事责任不能否定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在程序...
17
2013-09
刑事和解:以未成年人保护为中心——源于司法实践的考察和分析
【提要】 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刑事和解制度引入公诉案件,既适用于成年人,也适用于未成年人。各地司法机关在探索未成年人案件刑事和解的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专门针对未成年人案件适用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探索尚缺乏必要关注。本文认为...
17
2013-09
析涉众型暴力犯罪之审判思路——以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为视角
【摘要】 涉众型暴力犯罪是指参与暴力犯罪的人数三人以上,以侵害对方身体为目标且对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破坏的犯罪行为。此类犯罪主要包括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等犯罪类型。由于涉众型暴力犯罪涉案人数众多、犯罪发生原因复杂、行为人参与程度不同等因素,实...
17
2013-09
辩称无罪案之庭审质证原则探析
【摘要】 司法实践中,被告人在法庭上往往辩称自己无罪。被告人辩称无罪有两种情况:一是被告人到案以后,从来没有过有罪供述,庭审辩称无罪,称为零口供案件;二是曾经有过有罪供述,庭审又辩称无罪的,称为翻供案件。被告人供述和辩解作为一种言词证据,主...
17
2013-09
当前重大刑事犯罪案件呈现五个特征
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我院共受理重大刑事案件454件,涉及被告人697人。经分析,该类案件主要存在以下五个特征: 1、发案趋势放缓。 2013年1至8月,我院共受理重大刑事犯罪案件83件,与2011年和2012年同期的101件、131件相比,收案趋势略有放缓。 2、暴力型...
13
2013-09
挪用公款罪若干问题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
共2569条
第一页
上一页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下一页
最后一页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25 www.shenbanglawyer.com 备案号:
沪ICP备16044525号-2
技术支持:
律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