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4450009
sblawyer@126.com
首页
新闻动态
事务所介绍
业务领域
律师介绍
法律法规
案例精选
联系我们
刑事
法律法规
法律观点
刑事
首页
法律法规
刑事
28
2013-11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我国刑事立法政策的影响
刑事政策根据制定的主体不同,可以分为刑事立法政策、刑事司法政策和罪犯处遇政策。刑事立法政策中的重要部分是所谓的定罪政策。在现有打击腐败的国际性法律文件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2003年10月31日第5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
28
2013-11
对未逃被告人能否适用追诉时效
追诉时效是指按照刑法的规定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已经超过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如果已经被追究了刑事责任,该案件应当予以撤销。建立追诉时效制度是为了节约刑事司法资源、维护刑事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28
2013-11
浅析受贿数额的认定兼论“数额中心论”的缺陷
近年来,受贿案件的数量逐年上升,受贿官员级别越来越高,受贿数额越来越大,使得受贿犯罪成为现阶段危害最严重的职务犯罪之一。而受贿数额的认定直接关系着受贿罪的成立与否,也影响着受贿人适用的量刑档次和具体刑罚,鉴于此,笔者在文中对传统型受贿行为、...
28
2013-11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 2013 年 9 月 30 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 1592 次会议、 2013 年 10 月 22 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 12 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 2013 年 11 月 18...
21
2013-11
浅论防卫限度问题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很多有关法律的问题,本人在关注这些问题中,特别对防卫过当问题进行一些研究,具体情况如下: 1、防卫限度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在刑法的正当防卫课题研究中,最核心、最基本、最为学者所关注的问题莫过于防卫限度问题的研究。我国新刑...
21
2013-11
不作为犯罪若干问题探析
在刑法理论中,犯罪分为作为犯罪和不作为犯罪,不作为犯罪又分为纯正不作为犯罪和不纯正不作为犯罪,但我国刑法中只对纯正不作为犯罪作了明文规定,而没有对不纯正不作为犯罪作明文规定,因此在认定上存在很多困难。不作为为什么是行为,其相对于作为而言有...
21
2013-11
浅议扒窃入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刑法修正案(八)》将扒窃单独作为盗窃的一种入罪,没有情节和数额限制,因此是否构成扒窃往往涉及罪与非罪问题,审判实践中往往对扒窃行为是否发生在公共场合、是否与随身携带物品密切相关和是否需要携带凶器有不同的理解,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探讨,...
21
2013-11
浅析危险驾驶之域内外法律规制异同
危险驾驶入罪,这既是网络民意的一场盛宴,更是汽车时代来临之际,风险社会和法益保护提前的现实选择。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统计公报显示,截止2012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亿2089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145万辆) 。可见中国已经毫无疑问地进...
21
2013-11
疲劳讯问的法律规制
不久前闭幕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这是在党的重要决议性文件中首次提出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意味着将人权保障作为司法体制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而在刑事司...
21
2013-11
虚拟产权式商铺物权属性分析
虚拟产权式商铺,是指开发商将大型商业项目,分割成若干没有物理空间分割的小面积单元进行出售,投资者拥有商铺的产权,但并不独立经营,而以租赁或委托经营的方式交由第三方经营使用,投资者取得收益的房地产开发模式。近年来,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对虚拟产权...
21
2013-11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 2013 年 9 月 30 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 1592 次会议、 2013 年 10 月 22 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 12 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 2013 年 11 月 18...
12
2013-11
浅谈少年刑事案件中的人格调查制度
本文将从人格、人格调查制度等概念入手,介绍人格调查制度的起源、发展及我国的现状。从对少年审判活动、量刑以及未成年被告人的再社会化等方面的影响,阐述其对我国司法制度建设的重大意义,并结合各地法院人格调查制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指出该制度在我国...
12
2013-11
证人出庭作证的困境与出路
刑事证人出庭作证是现代司法制度中庭审制度的基本要求,具体是指在刑事案件中,为了了解案件相关情况,对案件事实有证明义务和能力的人,在法庭上以法律规定的证人身份,当面接受控辩双方的询问,向法官陈述自己所知相关情况的一种诉讼活动。在刑事诉讼法修改...
12
2013-11
关于侦查雇凶杀人案的若干思考
随着现代犯罪的不断升级,雇佣杀人作为一种智能性较强的暴力型犯罪,在各种刑事犯罪案件中日益突出。雇佣杀人犯罪案件,即犯罪人以金钱或其他利益作为条件,收买指使他人为其实施杀人行为的犯罪案件。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经济原因,政治原因,文化原因...
12
2013-11
关于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若干问题探讨
我国刑法第224条规定的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这种犯罪以合同这种合法形式为掩护,手段隐蔽,情况复杂,在司法实践中认定合同诈骗罪存在诸多难点问题,笔者试就此略作探讨,以期对司...
10
2013-11
故意伤害与寻衅滋事犯罪构成之实务辨析
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的寻衅滋事的犯罪构成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情节, 追逐、拦截、辱骂、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寻衅滋事和故意伤害属于常见、多发性案件,在司法实践当中,一方面,寻衅滋事罪以及故意伤害罪之间在外在表现形式上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难...
10
2013-11
关于贩卖毒品罪的既未遂的认定
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刑事案件频发,而贩卖毒品罪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刑事犯罪。由于毒品犯罪其自身的隐蔽性,复杂性和多样性,而刑法法律条文的稳定性和抽象性,使得很多毒品犯罪的行为在司法实践审判中都难以被准确认定。由于目前很多关于毒...
10
2013-11
关于刑法诈骗罪的认定问题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一、诈骗罪与非罪的界限 1、诈骗罪与借贷行为的界限。借款人由于某种原因,长期拖欠不还的,或者编造谎言或隐瞒真相而骗取款物,到期不能偿还的,只要没有非法占...
10
2013-11
关于留守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的调查分析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走上一条他乡挣钱致富的道路,他们外出挣钱的目的大多是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条件。然而,正是他们的远离让留在家中的孩子失去了有效的监管、关爱和教育,一些孩子走向了他们期望的另一...
10
2013-11
对未成年违法者给予罚金是否得当问题分析
在长期的审判实践中,笔者基于一个简单的理由未成年无独立的财产,经常思考对未成年违法犯罪者给予罚款或罚金是否适当。从事审判执行工作多年来,历历在目的执行该类罚款或罚金的具体过程,使得自己这一思考愈发强烈,欲罢不能。时至今日,权衡利弊,权且为...
共2569条
第一页
上一页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下一页
最后一页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25 www.shenbanglawyer.com 备案号:
沪ICP备16044525号-2
技术支持:
律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