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4450009
sblawyer@126.com
首页
新闻动态
事务所介绍
业务领域
律师介绍
法律法规
案例精选
联系我们
刑事
法律法规
法律观点
刑事
首页
法律法规
刑事
11
2013-12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实施研讨会综述
2013年11月28日,由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与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中心共同主办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实施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名专家学者、实务人员参加了本次研讨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11
2013-12
原因自由行为理论及立法探究
刑法的原因自由行为,又名自陷行为,是指行为人由于自身罪过致使自己陷于意识不清或者行为失控的状态,并且在此无刑事责任能力或者限制责任能力的状态下实施了犯罪构成要件之行为。原因自由行为的立法,始于醉酒犯罪的规定。时至今日,多数学者提倡原因自由...
11
2013-12
论我国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缺陷及完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审判监督程序显出了与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不太相适应,出现了一些弊端。审判监督程序并不是每个案件的必经程序,是一种特殊程序。出现了一些在实践中无法克服的困难,这些困难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立法对审判监督程序的有关规定太过模糊而...
11
2013-12
见义勇为人员的权益保护之探析
见义勇为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具有广泛群众基础,这种道德义举涵盖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高尚精神经过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演绎与传承,早已深入国人之心。但是频频出现的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悲剧,暴露出法律规范对见义勇为行为人权益保护的缺陷与不足。而之所...
11
2013-12
性贿赂对受贿罪的立法考量
近年来,在我国的腐败犯罪案件中,几乎90%的案件都交错着各式各样的色情交易。性贿赂成为了腐败案件犯罪中的高频词。事实上,性贿赂包括性行贿与性受贿,从受贿的角度来讲,性贿赂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接受他人提供的性服务,损害国家...
11
2013-12
新刑诉法对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与挑战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进行的第二次修改,推进了法律援助尤其是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进步,让更多的人获得更多的来自国家的法律帮助。然而,我国的刑事法律援助工作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一、对刑事法律...
11
2013-12
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三个隐忧
近年来,随着对抗制审判方式改革的逐渐深入,尤其是随着《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颁布以及刑事诉讼法的再次修改,我国逐步确立了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尽管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在理论上有助于贯彻落实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促进公正审判...
06
2013-12
“强盗”、“窃盗”与“抢劫”、“盗窃”
当今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明白刑法上的抢劫、盗窃的大致含义。但是,即便是接受过系统的法律教育的人恐怕也很难解释为何抢劫在字面上只是表达一种暴力掠夺的行为,而在刑法上的对象仅限于财物;也很难解释盗窃中的窃本身已有私下、秘密获取的意思,而盗在...
03
2013-12
浅析刑法中的共同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理论目前在我国刑法实务界和理论界争议颇多,但分歧最大的莫过于对共同过失犯罪行为的认定。特别是随着司法实践的需求,对共同过失犯罪行为的定性及法律适用,日益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将对此展开论证,以期为法律适用提供参考。 一、共同过失犯...
03
2013-12
浅析危险驾驶罪的若干问题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逐年稳步提高,私家车的拥有数量也不断增长,危险驾驶的问题尾随而至并愈演愈烈。为了有效惩治危险驾驶行为,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将危险驾驶入罪,并于2011年5月1日开始...
03
2013-12
浅析单位犯罪的主体
单位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词语,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团体。其中有具有法人资格的,也有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就因为我国不以具有法人资格为单位犯罪的前提,因此我国用单位犯罪这一个名称。而单位犯罪的主体存在着不少疑难问题,...
03
2013-12
浅析缓刑禁止令的理解及适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第2条、第11条之规定,禁止令是指人民法院在刑事判决书中对被判处管制或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作出的禁止性规定。具体而言,就是根据犯罪情况,在宣告缓刑的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
03
2013-12
浅谈共同侵权行为理论
共同侵权理论是在一般侵权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针对一类行为主体具有复合性、行为结果具有同一性并以法定权利为损害对象的侵权行为进行研究。如果要追溯其源头,可在古代罗马法中找到其雏形,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国内新的民法典制...
28
2013-11
为寻找他人而挟持儿童的行为定性
要旨 行为人为寻找他人而挟持儿童作为人质,因其主观上不是为收养人质或供其使唤、奴役,也不是为了索取财物或实现其他不法目的,而是为解决家庭纠纷,其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 案情 被告人温珍洪之妻因家庭琐事与温珍洪闹矛盾后外出务工,温珍洪打电话要求其...
28
2013-11
工伤申请期限与追究加害人刑责无关
【案情】 宋某是A县装修公司员工。2011年3月27日,宋某随公司到B县施工期间,在宿舍休息时遭到同公司其他员工殴打,宋某受伤,加害人外逃。2012年10月18日,B县人民法院以寻衅滋事罪对加害人定罪判刑。宋某于2012年10月25日收到刑事判决书后,向A县人社局提出...
28
2013-11
将邻居屋后摩托车推回家藏匿构成侵占还是盗窃
【案情】 2012年9月4日晚上9点多钟,被告人匡某接到董某电话说,邻居王某屋后发现一辆摩托车,可能是下药偷狗的人停放的,自己的狗就被偷走了。董某建议匡某将摩托车推走,等车主来要车时索要赔偿。匡某在董某的协助下将该上了大锁的摩托车推回自己家中,并卸...
28
2013-11
论社区矫正的执行主体
《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将社区矫正写入刑法,标志着社区矫正制度正式上升到法律层面。但修正案仅规定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并未明确规定社区矫正的执行主体,这使得我国在试点中形成的公安机关作为社区矫正的执行主体、司法行政机关作为工作主体的双主体模式并...
28
2013-11
未成年人犯罪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思考
未成年人由于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不成熟以及社会阅历的缺失,往往更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走上犯罪的不归路。我国新《刑事诉讼法》与以前相比,增加了相关保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条款。其中最值得关注和称赞的就是在未成年人犯罪领域引入了附条件不...
28
2013-11
异种数刑并罚如何决定执行的刑罚
一、审判实务提出的问题 被告人张炳锡(绰号火娃子),男,小学文化,农村居民,因犯敲诈勒索罪,于2013年7月23日被判处拘役4个月(此前曾因三次犯盗窃罪和一次犯脱逃罪分别判刑且执行完毕)。在拘役刑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告人尚有漏罪:其曾于2013年1月9日...
28
2013-11
谈医疗领域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规制及防控对策
近年来,医院收受商业贿赂买入伪劣药品等类案件层出不穷,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本文从医疗领域商业贿赂的法律规制入手,探讨法律规制的方法、难点以及防控对策。 一、医疗领域中商业贿赂多发的原因 医疗领域商业贿赂犯罪的成因,可以从以下...
共2569条
第一页
上一页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下一页
最后一页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25 www.shenbanglawyer.com 备案号:
沪ICP备16044525号-2
技术支持:
律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