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4450009 sblawyer@126.com

金融

票据

银行票据异动拷问监管

发布时间:2012-02-28 17:00:04 阅读:0 字号:[ ]
  

 一个月前,央行召集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部分城商行及央行分支机构召开了一个有关控制贷款投放的会议,提出的四条窗口指导意见中,就包括“要防范票据融资风险,促进票据市场规范发展”。这是央行最近一次关于票据方面的会议。 “检查从5月份就已经开始了。”农行信贷处一位知情人士说。这次大检查的重点是监控票据融资的流向,原因就是票据贴现与股市恰好在同时放量,引起了央行对票据贴现巨额放量表示高度关注。本刊获知,负责检查的主要是央行金融司和银监会的监管一部,为了检查,已经有不少银行暂时停止了票据贴现业务。但央行金融市场司人士近日否认正在严查“银行资金通过票据贴现入市”,不过,他承认对银行系统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票据业务的现场检查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按照《票据法》规定,票据虽具有独立性和无因性,但商业票据出票都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关系,即要有真实的贸易背景。但反观一季度的贸易额并没有出现巨大的波动,这与金融市场中票据贴现的增量有些不相协调。如果与贸易无关,这些贴现资金又去了哪里?上述农行人士告诉本刊:“这次重点检查四大行,因为它们的票据贴现业务起码占整个银行系统的一半。检查首先要求银行把自己统计的数据上报给银监会和央行,然后以此作为对照,监管机构派出工作人员深入到四大行的分支机构,重点是一季度票据贴现增量大的地区。” 据悉,通过检查,管理层已经基本上掌握如下事实:有大量企业通过低利息的票据贴现手段从银行融资,既有大型上市公司和国有大企业,也有中小企业。票据融资异动中国的票据业务在不经意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2004年,全国商业汇票累计签发量为3.4万亿元,累计交易量4.5万亿元,贴现余额1万亿元。2005年,商业汇票签发量较2004年增长1.05万亿元。始自去年的宏观调控在今年越发趋紧,银行因股改在业绩上的压力陡增,加上企业信贷需求的不断扩张,促使票据业务的发展在2006年达到顶峰。今年初开始,票据市场竞争激烈,贴现率持续走低,虽然目前基本稳定在2.1%至2.4%的水平,但前几个月曾跌至1.5%至2%之间。这对企业来说无疑降低了融资成本。今年一季度,中国企业累计签发商业汇票同比增长35%;累计贴现同比增长68%;一季度票据融资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039亿元,基本接近去年全年的80%。新增票据融资量迅速攀升,1-4月新增票据融资将近4000亿元,与短期贷款规模等量齐观。仅4月份一个月,票据融资又几乎增加1000亿元,而比较近3年票据融资的每年增加量,2003、2004、2005年全年分别仅为3428亿、2385亿和4700亿元。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25 www.shenbanglawyer.com 备案号: 沪ICP备16044525号-2 技术支持:律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