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4450009 sblawyer@126.com

新闻动态

行业动态

“想哭”病毒肆虐网络 互联网安全何时摆脱“勒索”

发布时间:2017-05-17 10:15:45 阅读:0 字号:[ ]

    自5月12日起,一款名为“WannaCry”的勒索病毒肆虐全球,两天内我国29000多个IP被感染,教育、银行、交通等多个行业遭受不同程度影响。目前,该病毒传播速度已经放缓,不过专家预测未来一段时间仍有可能持续。

   何为“WannaCry”?

据了解,“WannaCry”病毒属于蠕虫式勒索软件,通过被称为“永恒之蓝”的Windows漏洞进行传播。该病毒可以将被感染电脑内的几乎所有类型的文件都加密,加密文件的后缀名统一为“.WNCRY”,并会在桌面弹出对话框,对受害者勒索价值数百美元的比特币。目前,只能通过专杀工具或重装操作系统的方式来清除该病毒,但被恶意加密的数据文件不能完全恢复。

   微软及网络安全厂商纷纷支招

   微软:12日,微软公司宣布针对攻击所利用的“视窗”操作系统漏洞,为一些它已停止服务的“视窗”平台提供补丁。

   金山毒霸:已紧急发布针对“永恒之蓝”勒索病毒免疫工具及应急处置方案和针对勒索病毒的免疫工具,被感染用户可以通过金山毒霸免费进行数据恢复(免费账号:ksda679795862,密码:kingsoft)。

   腾讯电脑管家:连续发布“勒索病毒免疫工具”、“文件恢复工具”、“文档守护者”等工具,保护用户电脑安全,避免电脑感染。

   360安全卫士:依靠卫士云安全、云主防产品和技术,拦截蠕虫病毒利用行为、敲诈病毒加密勒索行为;如果电脑没有安装360安全卫士,在断网情况下,还可以使用安全卫士离线救灾版;即使电脑“中招”,还有勒索蠕虫病毒文件恢复工具,可以抢救被加密勒索的文件。

   网络病毒犯罪花样多

   1、熊猫烧香

其是一种计算机“蠕虫病毒”变种,2007年1月初肆虐网络,电脑中毒后可执行文件会出现“熊猫烧香”图案,并可能发生蓝屏、频繁重启以及系统硬盘中数据文件被破坏等现象。该病毒于2006年10月16日由李俊编写并传播,并且还以自己出售和由他人代卖的方式,非法获利10万余元。2007年2月李俊落网,同年9月法院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判处其4年有期徒刑。

   2、投“毒”敲诈

2010年,广东无业男子陈某因爱慕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一女嘉宾,从黑客论坛类网站下载“木马病毒”,并植入名为“广告代言合同邀请函”的邮件中,发送到受害人的邮箱内,受害人电脑中毒后,陈某时常远程打开受害人电脑摄像头,偷看并拍摄裸照或录像,并勒索钱财3万余元。2011年5月,陈某被北京朝阳法院以敲诈勒索罪(未遂)判处有期徒刑3年。

   3、如此“毒”盗

黑龙江某大学学生郭某与山东网吧网管孙某某异地联手作案,利用“灰鸽子木马”窃取网民张某某保存在电脑里的银行账号、密码和电子银行证书,并把受害人存款48万元全部划走。2011年,郭某与孙某某均以盗窃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罚金人民币12000元和有期徒刑8年、罚金人民币8000元。

   互联网安全应如何保障?

通过上述案例不难发现,入侵计算机系统、破坏程序文件、使电脑无法正常运行仅仅是网络木马病毒的“入门级”功效,而利用病毒实施网络诈骗、敲诈勒索、盗窃钱财等犯罪行为谋取私利,才是病毒制作者及传播者更为普遍的目的。木马病毒不仅会对用户个人信息、企业商业机密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更有甚者,会攻击国家安全系统、窃取国家机密,一旦入侵成功后果不堪设想。

我国已出台多部法律法规对网络病毒的制作和传播进行严防死守、围追堵截。如《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对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依照此款的规定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九条则规定:“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此外,国务院发布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公安部发布的《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等也都对有关违法犯罪行为明确禁止,并做出处罚规定。

打击木马病毒制作和传播不能指望一蹴而就,更不能单靠某个部门进行监管和治理,国家安全机构、执法部门、互联网安全管理部门以及网络安全厂商应通力合作、积极响应,在打击和治理力度上产生联动效应,及时发布病毒预警信息,升级安全补丁,健全网络安全监测预警机制,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网络安全的监管和指导,同时加强全球网络安全协作治理,共同维护互联网安全。网民个人应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重要文件及时备份,不点击来源不明的邮件或链接,提高上网安全意识,保护好个人信息。


来源:法制网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25 www.shenbanglawyer.com 备案号: 沪ICP备16044525号-2 技术支持:律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