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下午,市高院召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律师代表座谈会。市高院党组书记、代院长崔亚东,党组成员、副院长盛勇强、顾伟强、邹碧华、吴偕林和市高院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基层人民法院副院长等听取了律师对本市人民法院工作情况、工作作风,特别是“立案难”、“执行难”等问题的意见和建议。顾伟强副院长主持会议。市律协会长盛雷鸣,副会长黄绮、钱翊樑,理事蒋信伟,以及曹海燕、潘书鸿、吴家平、沈伟民、季诺、吴冬、计时俊、陈志坚、曹竹平等共13名律师代表受邀到会发言。市律协秘书处副秘书长刘小禾和市司法局律管处毛文瑾也参加了会议。
会上,盛雷鸣会长首先对市高院一直以来给予上海律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上海法院各项工作在全国始终保持领先,为上海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作为上海律师深感幸福和自豪。市律协作为律师自己的行业协会,对当前律师反应比较集中的“立案难”等问题,有义务也有责任作出积极回应,并本着“组织上多沟通,私下里慎交往”的原则,与法院系统共同努力推进改善。
各参会律师都做了认真准备,前期调研收集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案例,并通过查阅案卷记录,保证所提供案例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对法院在立案、审理、执行等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律师们遇到的困难和期待作了充分陈述。在律师们的发言过程中,崔亚东代院长不时对律师指出的问题进行深入询问,双方坦率直言,气氛热烈。律师们反映的问题主要有:各法院间对管辖权各有理解,推诿管辖;诉前调解时间过长,久调不立;超范围审查立案条件,以立代审;就诉讼保全担保的条件,各法院规定不同,标准不一;在审理环节,有些法官对律师辩论时间不当限制;不允许复印庭审笔录;承办法官难找等等。律师们还对法院的相关体制、机制建设和作风建设提出建议。
盛雷鸣会长对市高院领导开明、务实的工作作风表示敬意。他指出,上述这些问题需要法律职业共同体共同面对和正视,在向法院系统提出意见的同时,我们律师也要反省自身,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要正视并改进,与法院一起共同为上海的法治建设作出贡献。盛雷鸣会长表示,会后市律协将把会上反映的问题作进一步梳理后递交法院,并与法院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
崔亚东代院长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他对律师们向上海法院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表示感谢。崔院长指出,这些意见既是律师本人感受,也代表当事人和群众的感受,将对法院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为我们共同创造上海良好的法治环境打下坚实基础。崔院长同时强调:作为上海法院,要更好地发挥律师在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中的作用,在这点上法院和律师工作的目标始终是一致的。要发挥好律师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和维护法律正确实施中、特别是在防范冤假错案中的作用;要尊重和保障律师依法履职的权利,法官要充分认识到尊重和保障律师权利就是保障当事人的权利,也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途径;法院要建立起律师执业权利的保障机制,不但要维护律师依法履职,还要为律师依法履职提供便利,坚决防止侵害律师执业权利的情况在上海发生。要进一步规范好法官和律师的关系。尊重宪法和法律,捍卫公平和正义是法官和律师共同的价值追求,在工作中法官和律师要相互配合和监督,建立起制度化的良性互动。
崔院长还表示,对于律师们的意见和建议,市高院将认真梳理和研究。特别是律师们反映集中的“立案难”、“执行难”、“电话找法官难”将作为整改重点,下决心去解决。同时,他表示,市高院和市律协应当建立长效沟通机制,至少一季度开展一次这样的座谈,互相沟通,律师发现的问题可以及时向高院反映,律师也可以更好地向群众宣传法院工作。
座谈会开始前,市高院向律师们展示了市高院“上海法院在线服务律师平台”,并表示下一步将与市司法局、市律师协会共同深化律师网上立案、绿色通道等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