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4450009 sblawyer@126.com

涉外

法律法规

金融大鳄嚣张 美国如何出招

发布时间:2014-07-30 10:50 阅读:0 字号:[ ]
金融危机了犹未了。6月媒体报道,美国司法部或与涉嫌违规处理次级按揭的美国银行达成和解协议。检方承诺暂缓起诉,但开出天价罚单,超过去年摩根大通因类似指控所支付的130亿美元罚金。万一谈判破局,无法达成和解,司法部考虑正式提起刑事诉讼。

  “对摩根大通的调查将成为司法部进行其他调查的模板。”司法部长埃里克·霍尔德信誓旦旦,他会对引起金融危机的数家大银行彻查到底。“这起案件表明,任何金融机构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小小检察官杠上金融巨头,手不手软,有无难言之隐?何谓缓起诉协议?它究竟是大企业的护身符?还是检方手中的核武器?无不吸引外界好奇目光。

  一、“大”到不会坐牢

  上世纪八十年代,里根总统上台,坚持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他的口头禅简明扼要:政府本身才是问题。一语道破时代精神。

  无怪乎,大力解除管制,拥抱自由竞争,美国彻底转向金融资本主义。斯蒂格利茨称为“喧嚣的九十年代”,华尔街如虎添翼,新型金融衍生交易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空前热络的金融市场,一片花团锦簇,烈火烹油之势,眉飞色舞的大小投资者,争先恐后投身其中。

  好景不长,2007年金融泡沫无预警破裂,荷包惨遭失血的民众如梦方醒,纷纷将矛头指向金融巨头。没错,大银行就是危机的始作俑者。政府再不出手,铁腕打击,更待何时?

  让人大失所望的是千夫所指的大银行,居然与检方及监管当局大玩法律游戏,风暴圈中从容突围,再度笑傲江湖。难怪哈佛大学破产法女教授沃伦,拍案而起,辞职竞选参议员,她的批评一针见血:“金融寡头,居然大到不能倒,大到不能起诉,大到不会坐牢。”

  《专横的正义——美国检察官的权力》一书中,华盛顿大学法学教授戴维斯感慨:“几乎总是不公开行使的检察自由裁量权,让检察官成为美国刑事诉讼制度中权力最大的官员。”升斗小民眼中威风凛凛的检察官,对金融巨头不敢耍官威,使手段。堂堂国法遇上银行寡头,总会神奇转弯。

  谁人不知,严打金融巨鳄,投鼠忌器,最怕动摇国本。刑侦预算本来就捉襟见肘,再耗费无数财务、司法、人力资源,真和银行重金礼聘的辩方律师打起官司,缠斗成一团,还不知打到猴年马月。再说,法庭如战场,刑事审判千变万化,检方也不敢打包票必能立于不败之地。要是有个闪失,阴沟里翻船,唯检察官是问,自家的政治前途也就不问可知了。

  当年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一审被判有罪,无奈关门大吉;二审居然神奇逆转,最高法院推翻原判决,表示陪审团获得错误指示,故无法判断安达信罪名能否成立。

  岂不知,今天美国90%以上的刑事案件,双方以“控辩交易”结案,各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做笔交易吧!”成了检察官退而求其次的不二法门。以美国银行案为例,违规处理次级按揭,危害极大,检方提起公诉,师出有名。但几十起同类案件,无一例外以缓起诉收场,没有一位著名金融家锒铛入狱。

  就法言法,传统刑法中,自然人为犯罪主体。公司雨后春笋般涌现后,追究公司刑事责任被提上议事日程。1909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决纽约中央和哈得逊河铁路公司一案,首次认定企业持续并系统性地犯下不法行为,就有理由受到刑法制裁。

  话虽如此,较之个人,财大气粗的跨国金融巨头,绝对是个难缠的对手。再加上美国检察官实行个人负责制,享有广泛的自由裁量权。美国承认“选择性起诉”原则——检察官不必把所有刑事案件都交给法庭审判,可以有选择地对其中部分案件做出自由裁量,决定不起诉。

  二、一言难尽的“缓起诉”

  随着公诉裁量权的扩大和非刑罚化潮流的发展,追究犯罪和惩罚犯罪不再是公诉的唯一目的,而矫正犯罪,修复法治秩序才是检方首先要考虑的价值。

  体现公诉真谛的缓起诉制度,适用对象突破毒品犯罪初犯、未成年人,1993年扩展到大企业。最近十年,美国司法部麾下检察官,与大公司签署278份缓起诉协议。2007年41份,2010年也有40份。最近四年,至少十家福布斯百强美国公司,签署缓起诉协议。

  协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企业承认过错、支付罚金、高层配合调查、解雇肇事者(董事长、董事)、进行结构性改革(合规与强制报告制度),任命公司监察人监督企业。检察官单方面决定企业是否违反协议,基本不受司法审查制约。流风所及,英国也开始效仿。

  支持者相信:缓起诉减少诉讼环节,缩短诉讼时间,也降低诉讼成本,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一言以蔽之,缓起诉协议 (deferred prosecution agreements DPAs)成了检察官手中换取大银行合作,支付天价罚金的神兵利器。检察官在不违背公平正义的情况下,决定暂缓起诉大银行,实际效果比审判更佳,好处多多。

  根据美国法律,公司遭到刑事起诉,会带来严重的附带损失。商誉蒙上阴影,股价应声而落,难以获得贷款,无法投标政府出资项目。最恐怖的是:联邦和各州监管机构有义务暂停公司各项许可证和执照。对于从事特许行业的金融机构,后果不堪设想。

  讽刺的是,法官终审判决,银行民事赔偿金额或许不过数百万美元。如果检方高调宣布起诉,市场不利传言满天飞,银行遭受的附带损失却难以估量。“核武器”——检方起诉,而非法官判决,最能让金融巨头寝食难安,坐卧不宁。

  批评者针锋相对,缓起诉和解协议标准略显模糊,天价罚金效果存疑,检察官执法透明度欠佳,法官司法审查沦为一纸空文。哈佛大学出版社新书《大到不会坐牢:检察官如何与企业妥协》,提醒缓起诉协议负面效应不应低估。

  保守派法学教授爱泼斯坦,为银行家鸣冤叫屈。他在《华尔街日报》发表《缓起诉骗局》一文,指责检方滥用权力,乘人之危,对企业家趁火打劫云云。

  君不见,缓起诉协议中规定:企业对雇员和高管执行职务的侵权行为负有转承责任。2003年1月,前司法部副部长拉里·汤普森签署备忘录,要求联邦检察官积极运用转承责任,威胁企业家同意签署和解协议:开除不法雇员;同意接受政府严格监管,这样才能逃脱牢狱之灾。

  检方起诉,后果严重。难怪银行家委曲求全,花钱买平安。“缓起诉协议不符合公共利益,文本看起来更像斯大林大清洗审判中的原告自白书。惊魂未定的公司公开认错,低身下气接受惩罚,离谱至极。”爱泼斯坦教授称,“检方不啻集陪审团和法官于一身,发号施令,抵触美国三权分立原则,岂有此理。”

  三、“缓起诉”剑剑封喉

  无独有偶,今年5月,瑞士第二大银行瑞信与美国司法部达成缓起诉和解协议。承认“密集而广泛地谋划”帮助美国客户逃税100亿美元,同意支付26亿美元罚金。

  想当初,如何处罚拒不合作的瑞信?美国检方绞尽脑汁,精心筹划。《纽约时报》称,美国不打算将瑞士信贷判处“死刑”。考虑到一旦提起刑事指控,监管机构吊销瑞信美国分部的营业执照,控方顺势提出缓起诉协议——天价罚款换取不起诉,不停业。“识时务”的瑞信,最终低下高昂的头,支付巨额罚金,开除3名参与逃税的员工,评估过去的不当行为并提出整顿方案。

  风云突变,日前法国巴黎银行涉嫌与苏丹、伊朗等被美国列入黑名单的国家有生意往来,将是下一家认罪的银行,坊间传言,美国司法部开出缓起诉价码100亿美元,首席执行官必须下台。奥朗德总统不得不亲自出马,向奥巴马缓颊,后者外交辞令回应:“不会干涉司法程序,法律规则不是由政治私利决定的。”

  《纽约时报》称,公众担心金融机构发展得太过庞大,与刑事指控“绝缘”,瑞士信贷认罪一事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英国金融监管局主席特纳勋爵在银行圈聚会上,抱怨在罚款问题上,英国处处向美国看齐,出现“军备竞赛”倾向。

  今非昔比,缓起诉协议暗藏玄机,锋芒毕露,大有一剑封喉之效。套向大银行的圈套越拉越紧,不容小觑。“影子监管者”美国司法部祭出重拳,向全球大银行和跨国公司划出红线:“大而无所不为”注定成为历史。

  衡量一国法治水平,可看司法如何对待底层民众和有权有势者。金融业大到不会坐牢,固然遗憾;缓起诉协议天价开罚,不亦快哉!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24 www.shenbanglawyer.com 备案号: 沪ICP备16044525号-2 技术支持:律易通